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3-06-28   访问次数:2780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咨询电话:021-64253320

电子邮箱:jdjw@ecust.edu.cn

学院网址:https://mech.ecust.edu.cn/

专业名称:智能制造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下设机械工程系、动力工程及过程机械系、材料与装备工程系,拥有承压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高效过程装备与节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高端装备可靠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智能感知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学院拥有坚实的学科平台,包括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授权点、安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和动力工程两个工程硕士授权点,并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机械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化工过程机械学科为国家及上海市重点学科。学院拥有智能制造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三个本科专业,其中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是全国同类专业中首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并于2019年入选首批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于2020年入选第二批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2022年通过教育部工程专业教育认证。

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175人,其中教授及研究员40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员64人,拥有博士学位者128人。教师队伍中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拔尖人才、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国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浦江学者、上海市启明星等一批杰出学者和优秀学术骨干。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和企业研发课题,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学院秉持学科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的理念,科学研究不断创新,研究维度不断拓宽,围绕安全、绿色、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需求,针对新能源、绿色化工、航空、航天、深海、核电等领域的先进制造与智能装备,突破极端条件,实现了绿色制造、智能传感、高端装备与安全保障等一批共性关键技术,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全面推进产学研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有力地支持了高端装备的国产化。

学院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紧跟学科发展方向,服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经济建设需求,以全面工程教育为办学理念,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实现新专业建设与传统专业改造协调发展,是我国智能制造、机械、动力、化工和材料等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依托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学院与国外多所知名大学如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邓迪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等开展了本硕联合培养项目。

学院拥有坚实的学科平台、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创新教育体制、完备的助学系统,以及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办学模式,为学院本科教育提供了全方位、强有力的保障体系。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分布在智能制造、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化工、电子、医药、食品、能源、环保等行业。近年来,社会上对我院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毕业生择业机会众多,就业率在学校名列前茅。

2023年,学院将实行大类招生,统一按照机械类(机械智能化实验班)招生,招收并培养立志于在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慧化工机械、机器人技术、智能监测/检测、先进成形与加工等领域开展学习探索的优秀学生。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完成分流,综合考查高考成绩以及入学后的学习成绩,按综合排名和志愿次序分流到各专业。


智能制造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旨在面向我国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我校“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掌握智能制造工程相关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符合新时代制造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智能制造工程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并面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的信息化敏捷制造,创建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功能的新型制造方式与新型制造装备。智能制造科学技术体系具有鲜明的多学科交叉特征,通过智能化的感知、人机交互、机器决策和执行技术,推动实现设计-制造过程和制造装备的智能化,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集成。本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智能制造相关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运行维护、科研教学、产线管理等工作,具备一定的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的策源创新能力,能够掌握和具备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生产线的设计—研制—安装—调试—管控—应用相关的基本工程知识和综合技术素养。

我校是国内较早成功申报、由教育部批复设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我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基于具有雄厚学术底蕴和鲜明行业特色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传统优势专业基础,融合了我校在先进制造与先进材料、现代传感技术、自动化控制、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方向的优质师资力量,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可靠性的智能运维”“机械结构健康状态的智能监测与智能检测”“智能传感器与物联网”“智能材料”“云制造与敏捷制造”“增材制造(3D打印)与智能装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智慧承压装备”“智能成形工艺及装备”“数字孪生”等时代新兴和历史特色研究方向,开展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

依托我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本专业设立机械工程(学科代码:0802)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智能制造与智能装备(学科代码:0802Z3)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形成本--博连续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专业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市浦江人才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在内的专任教师3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100%,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93%,近三年通过国家和上海市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共引进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10余人。专业拥有上海市高端装备可靠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智能感知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智能特种装备与安全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增材制造与智能装备研究所等科研基地,是学校和学院“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建设本科专业之一。

专业主干课程: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工业网络技术及应用、测试与控制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数字化制造技术、智能成型工艺与装备、智能集成制造系统、数据融合与处理、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材料成型基础、电工电子学、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流体力学、热工基础、增材制造(3D打印)等。

毕业生去向:在人工智能、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及绿色化工、高端机械装备、医疗器械、现代通信器材、工业物联网、智能家用电器、结构健康监测等领域从事与智能制造相关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学校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石油、化工、能源、动力等国家支柱产业的基础。该专业将“过程”“装备”与“控制”三个领域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以过程装备设计为主体,过程原理与装备智能控制为两翼”的复合型交叉专业。专业由机械、化学、材料、能源、电子、控制、信息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而成,面向机械工业、石化工业、能源工业、医药食品工业等输送人才,具有多学科综合、适应性广泛的特点。

本专业依托机械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一级学科,联合承压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高效过程装备与节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办学。其中化工过程机械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学科,也是国家及上海市重点学科,是制定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专业规范”和“基本要求”的主要牵头单位之一。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拔尖人才等一批优秀学术骨干。

本专业经过长期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形成了独特的工程教育特色。2006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009年成为全国该专业中首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同年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专业教学团队获“国家级教学团队”及“上海市教学团队”称号,2010年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1年成为首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专业于2015年和2018年分别通过第二轮和第三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承建的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森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实习基地2011年入选首批国家工程教育实践基地,2020年荣获中国高等教育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称号。

专业坚持“培养厚基础、强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过程装备技术人才”的定位。通过加强基础教学,突出创新和综合工程能力培养,使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及过程装备工业发展相适应,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广、适应性宽、实践能力强,深受国内外企业欢迎。专业自1952年成立以来,已培养近7000名本科生,多数已成为本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和核心骨干,为我国过程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专业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工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学、化工原理、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过程装备与系统(双语)、过程装备设计、压力容器设计等。

毕业生去向:在化工、石油、能源、医药、冶金、轻工、环保、食品、制冷、机械及安全等领域从事与过程装备相关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学校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以流程工业中的机械工程装备及其他工业中的通用机械工程装备为背景,研究工业机械装备从设计、制造、控制、维护及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本专业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结合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培养学生运用先进设计制造理论和方法,解决现代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成为机械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始建于1952年华东化工学院建校时设立的化工机械系,1999年成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20年入选教育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行列,2021年完成教育部工程专业教育认证现场考查。本专业所依托的机械工程学科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设立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下设机械设计及理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与装备、工业设计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形成本硕博连续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专业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市教学名师、上海市浦江人才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学术带头人的专任教师5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82%;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74%。拥有承压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航发商发-华东理工大学航空发动机寿命预测技术联合创新中心、中国重燃-华东理工大学结构完整性协同创新中心等重要科研基地。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重大科研课题百余项,科研成果丰硕。

本科教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坚持机械学科和智能科学深度融合的培养特色,实行个性化、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近五年来,本科生获得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竞赛奖项,其中30%为特等奖和一等奖。连续多年多位学生获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校优秀毕业生、成思危名誉校长奖学金、校大学生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每年多人次赴美、欧、日等著名高校和企业开展各类本科生国际交流计划。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和升学深造率居于全校前列。

专业建有上海市一流和精品课程10门,上海市重点课程14门,编著出版了10余本国家级规划教材。专业拥有机械实验教学中心,各类实验室30多间,实验用房总面积3067平方米。与西门子、三菱、上海电气等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专业主干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热工基础、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程学、电工和电子学、现代机械控制工程、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机电工程测试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技术、气液压传动等。

毕业生去向:从事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及绿色化工、高端机电装备、医疗器械、现代通信器材、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领域智能机电装备相关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及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学校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网页发布时间: 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