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学院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5-18浏览次数:733

化工学院

 

咨询电话:021-64253077

电子邮箱:liyang71923@ecust.edu.cn

学院网址:http://hgxy.ecust.edu.cn/

专业名称:

化学工程与工艺

油气储运工程

轻化工程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化工学院由化学工程系、石油加工系、产品工程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化学工程研究所、石油加工研究所、大型工业反应器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成。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科是国家首批重点学科、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化学工程、化学工艺专业之一,首批批准的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博士、硕士点,首批博士后流动站,首批工程硕士招生点。1997年美国权威的斯坦福研究院推荐中国五所著名研究院所作为美国公司在华开展合作的研究对象,华东理工大学为唯一入选的化学工程研究单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2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博导42人,*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7%,有数名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及一批获得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上海市科技明星、 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等光荣称号的青年教师。50 岁以下的中青年比例约80%,学术梯队整齐。

学院科研设施良好,基础坚实,硕果累累,近年来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百余项。每年获专利近百项,发表论文三百余篇。产学研结合,与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学、大型企业、集团公司保持密切联系,在国内高校同类学科中科技成果产业化名列前茅。

学院主要研究方向: 化学反应工程、 化工分离工程、传递过程、化工热力学、化工系统模拟与优化、化工新分离技术、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技术、材料化学工程、资源与能源化学工程、环境化学工程、绿色化工、煤转化技术、催化反应工程、化工装备技术、石油加工、重质油深度加工、有机化工、碳一化工等。

学院主要获奖成果: 煤基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一等奖)、双进油双电场重质劣质原油高效脱盐脱水技术(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乙烯分离系统优化(上海石化应用)、年产20万吨甲醇反应器模拟放大、聚酯增容技术、乙苯负压脱氢制苯乙烯(5家石化企业应用)、大型聚酯反应过程和反应器开发研究、导向浮阀塔板研究与应用、碳酸二甲酯生产技术、水煤浆制甲醇工艺包等,年社会经济效益30余亿元,社会效益显著。

展望21世纪,在“科技兴国”和“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将贯彻江泽民同志题词“人才辈出”精神,坚持国内一流学科的标准,力争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继续发挥优势,扩大成果,并注重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材料工程、信息科学、环境工程、微电子技术等领域的交叉和渗透,向化学工程的新领域拓展,成为我国化工类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为我国的石油与化学工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院目前与法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比利时、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31所知名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办学项目,每年有50余名本科生赴国外高校交流学习,毕业学生可拿到对方学校的硕士文凭或本科学位。2014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了美国AB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得了该认证机构所能给予的最长有效期,成为中国大陆高校中首个通过ABET认证的专业,在国际化学工程专业领域获得了足够的认同度,专业学历资质得到了国际认可。

 

化学工程与工艺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以历史悠久、治学严谨、成就卓著而享誉国内外,2007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被列入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国家级教学团队,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0年入选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2年入选首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2014年再次通过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6年有效期,2014年还通过了美国AB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最长有效期,是国内首个通过ABET国际认证的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精心设计培养方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学质量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培养的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专业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程序设计基础、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分离工程、化工工艺、化工过程分析与开发和化工专业实验等。 

毕业生去向:各类化工相关的企业和公司;化工相关的设计和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相关专业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技术贸易与技术管理工作。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油气储运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加工系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加工特色)专业是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适应国家建设急需而设立的专业。专业方向为:油气储存、加工和产品应用,油气集输和管道运输,石油金融贸易。

专业主干课程有:油气储运工程、石油炼制工艺学、油气集输、分离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管输工艺和油库设计等。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在原石油加工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具有辉煌的历史,1988年江泽民同志为我校石油加工专业题词“人才辈出”。本专业为我国的石油化工事业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基铭、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兴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第一高级副总裁章建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近年来,为努力适应我国油气资源发展战略的要求和油气储运工程学科面不断拓宽的形势,专业在发挥油气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加工特色,获得绿色环保的高附加值产品的同时,注重原油储备、石油产品和天然气的输送储存以及石油金融贸易等方向的课程及专业建设。专业注重教育国际化和留学生的培养,专业教学质量在全国同类专业中位居前列,就业率及读研率高,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科研与教学梯队充满活力,目前拥有雄厚的师资实力和一大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承担着多项国家“97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委、地方及企业的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成果。

毕业生去向: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和所属的石油化工分公司、石化研究院、石化设计院、高等院校、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现代物流管理部门、石油贸易公司、航空油料公司、港口、军队、IT企业等单位。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轻化工程

轻化工产品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随着人们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导致市场对功能化、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专用化学品和新材料的需求迅速增加。开发满足最终使用性能的新产品和新材料,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甚至生命质量,是轻化工程专业人员的使命。

添加剂是少量应用即能赋予产品新的功能、改善产品性能的物质,可大大提高产品附加值。诸如合成材料、日用化工、食品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其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添加剂产业的同步发展。

华东理工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按照添加剂化学与工程方向招收和培养学生,着重于材料化工和日用化工领域添加剂的结构、性能及其生产与应用。本专业特色鲜明,涉猎面广,实用性强,是创造炫丽、高品质生活必不可少的专业。

本专业精心设计培养方案,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一流的实践教学条件,所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化学和化学工程基础知识,对材料化工、日用化工等添加剂的重要应用领域有较深入的了解,具有较强的产品设计能力和过程开发能力,专业覆盖面广,工作适应性强。

毕业生去向:材料化工、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制药、助剂、石油化工等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从事工程技术、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科学研究等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科学基础、胶体与表面化学、流变学基础、添加剂合成原理、材料添加剂化学、化学反应工程、添加剂生产设备及设计、轻化工程专业实验等。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为解决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根本问题: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而设置的新兴战略专业,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2011年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建设硕士学位,类属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是全国首批设置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

本专业包括通识教育平台、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课程,其中专业教育平台设置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资源加工过程与装备、工艺矿物学、结晶学与工业结晶、矿床学、过程分析与开发、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等一系列专业课程。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优秀的人文精神,良好的社科背景,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具有进行带有挑战性的宏观决策重大工程研发和微观操作设计与实践的能力;基本掌握适应国家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循环经济理念,创新型、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使之发展成在国民经济政府管理、企业决策和运营、技术开发推广、科研教育工作等领域的骨干核心人才。

毕业生去向:各类资源利用相关的企业和公司。设计院、研究院等从事资源循环利用相关的设计和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相关专业从事辅助教学与科研工作。国际、国内贸易及国家管理部门的技术贸易与技术管理工作。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联系地址:华东理工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邮政编码:200237
联系电话:021-64252763
电子邮箱:zsb@ecust.edu.cn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版权所有 © 2025 华东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